造成钢厂资金窘境的结构性因素在于下游“蓄水池”的消失。钢轨压板钢贸危机以及近年钢材价格的持续下跌迫使大型贸易商退出市场,现有的钢贸上也多是以走渠道为主。钢厂成品销售由原来的下游预付款转为直销模式,下游资金支撑减弱,钢厂直面市场价格波动及资金压力。 之前市场炒作的融资矿问题本质上侧面反映了钢厂资金窘境。国内银行贷款受限,下游有无预付款垫资,奈另辟蹊径寻找短期资金。去年铁矿石进口资质放开之后,大宗商品贸易融资进入钢厂视野。自去年12月份,钢厂开始大量利用铁矿石进口以获得3-6个月的国外低息贷款。由于这批信用证在11月下旬集中到期,12月部分钢厂开始甩矿,包括美元期货矿及港口现货矿。11月中旬,市场传出北方某钢厂违约80万吨铁矿石,钢轨压板普氏指数直接击穿100美元。短期供给冲击下,港口现货矿价格加速下跌。青岛港61.5%PB粉由4月末740元/湿吨快速下跌至670元/湿吨,累计跌幅近10%。 后市来看,钢厂资金暂时难有明显好转的趋势。尽管11月份后,但考虑下游需求季节性变动,6月钢厂订单环比回落,钢厂成本库存压力将增大。且从货币市场规律来看,12月正值银行年终考核,整体资金面也是季节性紧张。 不过,随着矿价再一次触及心理底线,市场继续追空情绪开始放缓。上游矿山挺价动作也频频显现。本周以来,铁矿石现货平台市场逐渐活跃,BHP多次警告黑德兰港可能罢工。钢轨压板市场情绪逐渐启动,期矿21、22日连续两日小幅反弹。主力1409合约在前期跌破700元/吨关键支撑位后小幅回升,22日收于714元/吨。关键价位处上游托市动作频频,矿价短期预计能够维持弱稳。http://www.thnmb.com/